在签拆迁协议时老百姓应该注意什么,怎么签订协议才能避免掉入征收方设好的陷阱呢?
律师解读
拆迁协议是征收方和被征收人在征收房屋时,通过协商一致而签署的书面文件。通常来说,只要协议没有违反法律规定,签订过程也没有强迫或诱导的情况,那么拆迁协议就是有效的。
在遇到拆迁问题,律师通常是会先问当事人是否和征收方签了拆迁协议,协议里是怎么约定的?有些拆迁户因为征收方断水断电、恐吓利诱等手段,被迫签了协议,但这种情况下拆迁户往往没有足够的证据来证明,所以协议也不容易被取消。一旦签了协议,拆迁律师基本上也没办法再帮忙维护权益,除非协议不是本人签的,或是能找到明显违法的地方,拆迁协议一旦签订,拆迁户们想要再增加补偿款就很困难了。
那么,在签拆迁协议时老百姓应该注意什么,怎么签订协议才能避免掉入征收方设好的陷阱呢
首先,最基本的一点就是拆迁协议一定要写在纸上,必须用黑白文字写得清楚明白,不能相信口头承诺和空白协议。在拆迁过程中,口头承诺、空白协议经常出现,虽然万典律师多次提醒被征收人一定不要签订空白协议,更不能信任口头承诺,但还是有不少人上当受骗。根据多年拆迁的经验,那些所谓的征收方的口头承诺大部分都没有兑现,而且也无法通过法律途径要求对方履行承诺。所以无论对方承诺多高的补偿,都必须实实在在地落实到位,在签完协议后手中必须有一份原件。
协议中必须明确的事项包括:
1、补偿款的总数及各项补偿内容的具体细目,如果存在厂房出租的情况,各项补偿内容的具体细目就尤其重要,这关系到双方以后分配拆迁补偿款的份额确定。
2、补偿款的支付时限及支付方式。
3、安置房、安置土地的面积及具体位置、土地性质,因为地理位置决定了土地的区位价值,土地性质是住宅、工业还是商业也直接决定土地的价值,如果双方在合同中没有明确的约定,在实际履行中容易发生纠纷。
4、如果签订补充协议,补偿协议上的内容必须合法,与主合同条款不矛盾,如果对主合同有重大修改,需明确约定以补偿协议约定为准。其次,检查签订协议的主体是否合法,违约责任约定清晰。
与被拆迁人签订拆迁补偿协议的一定要是拆迁人,具有法人资格,否则协议的签订会因为主体不明确、主体没有承担法律责任的能力而面临无法履行的风险。而且为了防止意外,防止拆迁人不履行协议条款,我们在签订协议的时候,应该明确约定违约责任,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,也是从合同条款的角度去督促拆迁人尽快的履行协议。最后要明确约定协议履行的程序。
很多拆迁项目都要求合同签订后立即腾退房屋,在交房后支付拆迁补偿款,有的项目甚至是要求先腾退房屋,然后才把拆迁补偿合同交给被拆迁企业和支付拆迁补偿款。
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损失,甚至是拿不到拆迁补偿款,大家一定要明确约定协议履行的程序,维护被拆迁人自己的合法权益。拆迁协议涉及的内容很多,影响到我们最终的补偿,拆迁户们一定要小心谨慎,从每一个细节做起,谨慎签字,防止被“坑”。